再次是將一個理想平面按實際表面的趨向,置于實際表面的中部,并使實際表面上各點到理想平面的距離平方和為;后是,以通過被測表面的一條對角線而平行于另一條對角線的平面作為評定基面,各測點對此平面偏差中大值與小值之差為被測面平面度誤差值。此外還有鑄鐵試驗臺架表面度的方法,就是借助儀器。光切顯微鏡以光切法丈量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觀不平度。
能力好判定表面粗拙度0.2,對于表面劃痕、刻線或某些問題的也可用來進行丈量。光切法特點是在不破壞表面的關(guān)況下進行的。是一種間接丈量方法。即要經(jīng)由計算后才能確定紋痕的不平度。
通過刮削過程獲得鑄鐵試驗臺架的精度。刮削鑄鐵試驗臺架是在機床制造和維修中完成各種型材的重要方法(例如機床導向表面、連接表面、軸承襯套、與球面等)。
鑄鐵試驗臺的刮削過程用刮刀刮掉處理過的工件表面的痕量金屬,以提高表面形狀的準確性。通過表面之間的接觸來夾緊工作。
鑄鐵平板刮削通常由鉗工的手持刮刀操作,具有平面和彎曲刮削。刮刀通常由碳素工具鋼或軸承鋼制成。后端配有木制手柄,刀片部分硬化至硬度約為HRC60,切削刃磨削。首先切割工件的表面,刮削余量為0.05至0.4mm。檢查板的平面刮削操作分為兩種類型:推動刀片和拉拔刀片。推力主要依靠臂力和踝部的推力,切割力大,適用于大面積粗刮和半細刮。拉動行程僅依靠臂力加壓和拉回,切割力小,但刮削長度易于控制,適合細刮和刮擦。當刮擦表面時,彎曲的刀片由腕力控制,并且側(cè)邊沿著工件表面刮擦。

鑄鐵平臺刮削表面的質(zhì)量通常通過均勻分布在25×25mm區(qū)域上的點數(shù)來測量。通常,連接表面需要5到8個點;一般導向面需要8到16個點;平面、扁平表面和滑動配合導向表面需要16到25個點;一些精度適宜測量工具表面要求為25至30點。在刮擦后的暴露表面上,有時刮下整齊的魚鱗或斜紋圖案以外觀。精加工或磨削后,優(yōu)良平面、的滑動表面應(yīng)用優(yōu)良的新月形圖案或鏈狀圖案,以工作期間的潤滑條件并提高性。

鑄鐵平臺主要是應(yīng)用在現(xiàn)代化的輕工業(yè)上面的比較多,很多的材料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尤其是按照工業(yè)中的加工和分類標準來看,其中主要的材料是要通過各種平臺應(yīng)用的環(huán)境來進行加工生產(chǎ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