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自然資源部地球化學探測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第三屆學術委員會會議近日在北京召開。
本次會議圍繞“一核兩深三系”為主體的自然資源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和地質科技攻堅戰(zhàn)需求,聚焦服務自然資源領域的勘查地球化學學科創(chuàng)新技術,落實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關于建強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的要求,系統(tǒng)梳理了實驗室近年來在全球地球化學基準、“一帶一路”地球化學填圖、深部資源地球化學勘查、納米地球化學探測等方面取得的創(chuàng)新成果與條件平臺建設情況,研討了實驗室管理運行機制和下一步發(fā)展規(guī)劃。
學術委員會主任成秋明教授、委員倪世軍教授、鄧軍教授、胡瑞忠研究員、肖桂義研究員、羅立強研究員、王學求研究員、張振海研究員和趙曉麗研究員及其他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聽取了實驗室兩年來的建設運行和成果進展情況匯報以及地球化學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申報及建設可行性方案匯報。學術委員會對實驗室圍繞國際學科前沿和國家需求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表示了肯定,并就下一階段籌劃國家重點實驗室過程中的戰(zhàn)略定位、研究方向設置以及如何突出實驗室重大標志性成果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寶貴建議。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相關負責人、科學技術處及實驗室建設支撐部門負責人列席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