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網訊:1月4日,由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中期國際論壇——2020年資本市場年度策略會”在北京中期大廈舉辦。論壇對資本市場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讀,提供專業(yè)全面的投資策略,助力投資者提前布局2020,共同開辟嶄新未來。
在4日下午的“期貨市場年度策略分享”環(huán)節(jié),中國國際期貨投資經理李冰、中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楊彩霞、中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歐陽玉萍、中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湯林閩以“有色以需求為矛,金銀為避險之盾”為主題對有色金屬板塊的年度策略進行了分享。
湯林閩表示,2020年金價或仍呈偏強震蕩格局,整體運行中樞可能抬升,再沖新高的可能性也存在;白銀方面,基本邏輯與黃金類似,商品屬性稍強,2020工業(yè)需求值得關注,5G商用助推白銀需求。
歐陽玉萍指出,滬銅2020年將以寬幅震蕩行情為主,在供需緊平衡的格局下,風險偏好的上升及供給側的潛在擾動或加大價格波動,滬
銅主力合約年內運行范圍為運行于46000-52000之間。從消費季節(jié)性來看,二季度有望達到年內高點。
楊彩霞預計,2020年國內鋁價運行區(qū)間在13000-14800元/噸之間,重心會有小幅下移。滬鉛方面,在供應過剩的背景下,預計
鉛價弱勢運行,底部在14000元/噸左右。波動因素在環(huán)保導致供應的階段性收縮、再生產鉛成本帶來的抵抗以及季節(jié)性需求改善等,但供應過剩大格局下,上行空間會受限,預計在17000元/噸左右。滬鋅方面,她認為2020鋅價將趨勢看空,但由于目前國內外庫存均處于較低水平,尚未形成累庫,低庫存為鋅價提供階段反彈的可能,尤其,若拖底政策超預期加強,帶動市場情緒及消費的改善,
鋅價會有階段性的反彈。
李冰認為,鎳價在2019年經歷了較強的震蕩走勢之后,2020年整體以震蕩走勢為主,鎳價或呈現(xiàn)前低后高走勢。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主持人:在相同的宏觀背景下,每個品種又有它獨特的運行邏輯,從而演化不同的行情。我們首先有請宏觀及貴金屬的高級研究員湯林閩博士,給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貴金屬行情的走勢判斷。
湯林閩:2019年貴金屬錄得上佳表現(xiàn)。2020年,貴金屬的基本觀點是:避險資產結構牛,防御策略不過時;資產配置選黃金,短線投機選白銀。
黃金方面,2020年來自避險屬性和貨幣金融屬性的支撐仍在。從黃金的避險屬性來看,2019年全球地緣政治風險還在,尤其是歐洲和中東地區(qū)風險。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和巨大影響、法國政治的不確定性、德國的經濟衰退風險、俄美對抗風險和整個歐洲面臨的離心力加劇風險,中東敘利亞、伊朗、阿以問題等等,都有可能增加市場的恐慌并提升投資者避險情緒。
從黃金的貨幣金融屬性來看,2020年美元指數(shù)易弱難強,大致上呈重心下移的震蕩格局。因2020年美國經濟易弱難強,較2019年更趨弱勢的概率較大,從而美聯(lián)儲偏鴿立場很難趨緊,或者至少不會很快趨緊,甚至可能進一步趨松。具體而言,2020年美聯(lián)儲仍可能降息2次,并擴大購買債券規(guī);蛘咧苯用鞔_重啟QE,由此或影響美元指數(shù)運行區(qū)間下降至95-98。全球央行貨幣寬松浪潮亦不會很快褪去,再續(xù)一波的可能性較大;負利率即使難以擴大覆蓋區(qū)域,也將更加接近實現(xiàn)。
因此,2020年金價或仍呈偏強震蕩格局,整體運行中樞可能抬升,再沖新高的可能性也存在;運行區(qū)間可能是[300,390];當金價低于340元/克時,可謹慎入場;保守投資者可在金價至330元/克附近時入場,注意控制倉位,止損320元/克,第一目標350元/克,第二目標位360元/克,第三目標位380元/克。
白銀方面,基本邏輯與黃金類似,商品屬性稍強,2020工業(yè)需求值得關注,5G商用助推白銀需求。白銀投機性相對較強,金銀比在82-87區(qū)間運行。關注區(qū)間上下沿的套利機會。單邊策略上,存在結構性做多機會,運行區(qū)間4000-5000。
以上就是貴金屬的觀點。謝謝!
主持人:感謝湯博士的分享。貴金屬和其他基本金屬有著不同的分析邏輯。貴金屬的避險特征在經濟下滑的背景下,會帶來資本對他的趨之若鶩。而其他基本金屬的價格,其主要影響在于供需面。在所有有色里面,銅博士是引領有色、奠定有色基調的領頭羊。12月的滬銅在出現(xiàn)了一波趨勢性行情,我們接下來有請資深研究員歐陽玉萍來為大家分析一下2020年銅的基本面情況,以及對行情的預判。
歐陽玉萍:供需緊平衡支撐 滬銅將延續(xù)震蕩
全球
銅精礦供應維持偏緊格局。目前銅礦供給處于低位水平,2019年全球銅精礦產量下滑0.3%。2019年以來銅礦端騷亂頻發(fā),尤其是南美洲的產銅大國秘魯和智利頻頻發(fā)生騷亂和罷工,10月以來智利更是發(fā)生了全國性的大罷工,給銅礦生產帶來的很大的影響。而受2019年冶煉產能和銅礦周期錯配的影響,銅精礦市場的緊張格局有所加劇。隨著全球各大礦山的擴產項目逐漸投產,疊加2019年擴產項目的產能進一步釋放,預計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銅礦端供給緊張的情況將有所好轉,2020年全球銅礦產量增速達2%左右。
就國產銅精礦而言, 2019年國產銅精礦產量預計達到157萬噸,同比增長0.9%;目前銅精礦緊而不缺,影響仍未向電解銅生產端傳導。而2020年受到進口及國內精銅產能提升影響,預計國產銅精礦在160萬噸,同比增長1.3%。
國內
精煉銅產量保持穩(wěn)定。近兩年中國冶煉產能步入投產高峰時期。從全球冶煉產能擴張的分布來看,近幾年全球銅冶煉新擴建項目基本集中在中國。SMM預計2019年中國電解銅產量為900萬噸,增速3.05%,較2018年增速有所放緩。從TC走勢來看,2019年年內銅精礦現(xiàn)貨TC一路高位回落,目前仍位于60美元/噸以下,直逼冶煉廠成本線。國內冶煉廠生產利潤受損。硫酸價格持續(xù)下滑進一步壓縮冶煉廠生產利潤。2020年TC長單62美元/噸,同比下降18美元/噸,創(chuàng)下近五年來最大降幅。隨著中國粗煉產能的繼續(xù)擴張,全球銅精礦品位的逐年下降,預計未來三年TC下降趨勢延續(xù)。一旦跌破50美元/噸,國內冶煉企業(yè)粗煉加工將均處于虧損狀態(tài)。
中國粗煉產能方面,2020年中國粗煉產能將繼續(xù)擴張,對外依存度繼續(xù)增加,這將加劇全球銅礦供應偏緊局勢。2020年國內計劃新增43萬噸粗煉產能和64萬噸精煉產能。隨著新增產能逐漸投產,檢修力度減弱,2020年國內產量增速將會有顯著回升。從季度趨勢來看,2020年下半年產量增速將更加明顯,主要因為今年上半年冷料供應將繼續(xù)短缺,而下半年預計將會有一定的緩解。
電網需求不可過于樂觀。電力行業(yè)內用
銅主要集中在電力電纜和電網設備。電網投資方面,預計2019年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累計值4500億元左右,未完成2018年底制定的預期目標。近期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fā)布了一份名為《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明確提出需要嚴格控制電網投資。國網對于全國電網投資的貢獻一般在80%左右,2019年以來已適度控制投資規(guī)模,2020年投資預算將進一步縮減。雖然采取嚴控投資的措施,但獲得官方批復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泛在電力物聯(lián)網配套工程等項目仍將繼續(xù)推進。總體而言,后期電網投資重點將向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配電網轉移。配電網用銅密度高于輸電網,電網投資結構變化有利于提升銅材消費量。且新能源產業(yè)崛起會推動相關電源和配套電網的投資。因此,明年雖然電網投資規(guī)模可能下滑,但在銅實際消費量上仍有望保持良好增長。
空調行業(yè)有望繼續(xù)回暖。進入2020冷年(2019年8月-2020年7月)后,空調行業(yè)產銷逐漸筑底,恢復平穩(wěn)增長。主要受到以下方面因素提振。首先,新冷年政策拉動使得經銷商提貨信心較為充足;其次,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數(shù)效應帶動。再次,從外銷市場來看,前期外銷市場受貿易政策、匯率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訂單波動相對較大。后期伴隨著貿易戰(zhàn)形勢的緩和及人民幣的不斷貶值,出口訂單實現(xiàn)了較快增長;從中期來看,家電下鄉(xiāng)十年及炎夏促發(fā)更新,將推動空調內銷在2020年實現(xiàn)內銷回暖。從長期來看,我國空調滲透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從城鎮(zhèn)保有量和農村保有量對比來看,兩者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城鎮(zhèn)空調保有量已遠超冰洗,未來隨著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銷售渠道的下沉,農村空調保有量將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
汽車行業(yè)繼續(xù)夯實底部。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幅度大體呈現(xiàn)逐月收窄態(tài)勢。預計2019年全年國內汽車銷量2629萬輛,同比下降9%,展望2020年,汽車行業(yè)庫存仍位于低位,汽車行業(yè)銷量主要受到宏觀經濟以及刺激政策影響較為顯著,目前尚未看到宏觀經濟數(shù)據(jù)企穩(wěn),在不考慮國家對汽車行業(yè)出臺較強程度刺激政策的情況下,預計2020年汽車行業(yè)銷量在2621萬輛上下波動,同比增速在0%附近波動。
總體而言,基本面來看,一方面,全球銅精礦供應形勢依舊緊張,國內進口
銅精礦加工費維持低位,這將給予銅價一定支撐。另一方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猶存,雖然多項利好政策推出,但下游改善力度有限,不宜過于樂觀。在供需緊平衡的格局下,滬銅2020年將以寬幅震蕩行情為主,風險偏好的上升及供給側的潛在擾動或加大價格波動,滬銅主力合約年內運行范圍為運行于46000-52000之間。從消費季節(jié)性來看,二季度有望達到年內高點。
主持人:我們看出來銅的基本面還是存在供需缺口,2020年還是存在一定的趨勢性機會。那么鋁鉛鋅作為有色金屬里需求量也較大的品種,2020年是否也存在這樣的機會。接下來有請我們深耕有色的楊彩霞研究員給大家?guī)礓X鉛鋅的基本面和行情預判。
楊彩霞:鋁:預計2020年氧化鋁隨著新增產能陸續(xù)釋放,以及進口持續(xù)流入,預計價格將保持低位運行,對應電解鋁成本支撐偏弱。電解鋁供應端: 2019年投產產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4季度以后明顯加速,這部分產能實質貢獻增量將在2020年一季度后期集中體現(xiàn);另外,2020年還將是置換產能的投產高峰,供應端增加確定。消費端:跟隨宏觀經濟存在不確定性;谀壳暗恼叻较騺砜,2020年逆周期基建補短板、家電、汽車等消費刺激,支撐需求恢復增長,但增速有限。
2020年鋁價預計承壓于供應的增加,但經濟的階段性企穩(wěn)和消費季節(jié)性改善,尤其是二季度兩者有疊加的可能,庫存的再度去化會支撐鋁價的階段性走強?偟念A計,2020年國內鋁價運行區(qū)間在13000-14800元/噸之間,重心會有小幅下移。操作上,以波段思路對待,關注消費與庫存變化,波段參與。
鉛:預計2020年鉛精礦TC高位及貴金屬堅挺的背景下,國內外原生鉛產量都會有所增長;再生鉛方面,國外供應持穩(wěn),國內市場會受到環(huán)保和利潤因素影響,出現(xiàn)階段性的波動,但預計隨著安徽等地產能的復產,再生鉛總量亦會增加。消費端,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都面臨支撐不足,增長乏力的態(tài)勢,預計消費持平。綜合來看預計明年國內外市場均出現(xiàn)過剩,國內過剩量擴大。
在供應過剩的背景下,預計鉛價弱勢運行,底部在14000元/噸左右。波動因素在環(huán)保導致供應的階段性收縮、再生產鉛成本帶來的抵抗以及季節(jié)性需求改善等,但供應過剩大格局下,上行空間會受限,預計在17000元/噸左右。
鋅:2019年由于冶煉端意外事件干擾,國外整體供應存在少量缺口。2020年國外供應恢復,國內產量繼續(xù)增長;消費端國內外均低速增長,國內有政策拖累要略好于國外市場,但難改供應過剩預期。預計2020年國內外市場供應全面過剩。受此主導,鋅價大的趨勢仍將以下行為主。在下行趨勢中,底部取決于礦山的成本。根據(jù)cru的礦山成本進行折算,鋅價底部在16000左右。成本不是鐵底,且考慮近兩年投產的大型礦山成本偏低,所以對應底部也會下移。
趨勢看空,但由于目前國內外庫存均處于較低水平,尚未形成累庫,低庫存為鋅價提供階段反彈的可能,尤其,若拖底政策超預期加強,帶動市場情緒及消費的改善,鋅價會有階段性的反彈。操作建議,大的方向仍以反彈布空的思路對待,階段性反彈可以短多參與。相對于2019年,鋅價下跌空間收窄,入場選擇難度加大。
主持人:感謝楊老師給我們帶來詳實的數(shù)據(jù)和扎實的基本面分析。有色品種里面,鎳雖然是小品種,但是經常能走出來獨立獨行的行情。主要還是源于其獨特的產業(yè)鏈結構和品種自帶的較強投機屬性。接下來時間有限,我給大家簡要分析一下2020年,我對鎳行情的一些看法。
李冰:鎳價在2019年經歷了較強的震蕩走勢之后,2020年整體以震蕩走勢為主,影響和貫穿鎳價的邏輯將從印尼禁礦等消息因素,轉向原生鎳的全球供需格局。從供需缺口看,2020年全球原生鎳供需缺口仍會保持大約4萬噸左右,但供需的缺口會逐步縮小,這是鎳價重心長期走低的核心邏輯。
供給方面,2020年的NPI中國產能加速轉移至印尼,總體產能呈現(xiàn)擴張。盡管各方產量預估數(shù)據(jù)不盡相同,但我們認為中國的NPI產量增長應該有10%左右的下滑。這部分產能和產量將轉移至印尼NPI。另外,這些新增NPI供給的生產成本將大大下降。這是NPI生產中國向印尼轉移后的巨大成本優(yōu)勢。
需求方面,鎳需求2020年仍然保持穩(wěn)定增長,其中中國的304等不銹鋼需求增速仍是重要來源。預計我國2020年的不銹鋼行業(yè)增速會回落,因此鎳量需求增速有限。鎳需求的主要新增另一部分來自于硫酸鎳,預計年度增加3萬金屬噸左右。
我們預計2020年鎳價或呈現(xiàn)前低后高走勢。1)關注一季度印尼
鎳礦禁令落地之后,
鎳礦價格的波動,預計鎳礦供需缺口并不明顯,預期落空后價格會繼續(xù)調整。2)三季度或存在階段性機會。關注三季度之后,各項政策對經濟托底作用或有所體現(xiàn),而不銹鋼市場的需求轉好會成為鎳價階段性反彈的機會。3)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們預期明年雖然產銷量增速下降,但是三元高鎳電池的更加普及會導致硫酸鎳的需求量并不縮減,較為平穩(wěn)的增加,也會對鎳價形成支撐。
主持人:以上就是我們有色團隊對2020年有色金屬的走勢判斷。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新浪財經,著作權屬原創(chuàng)者所有。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不代表贊同或支持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