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楊麗娜授權轉發(fā),如需轉載,請?zhí)砑庸娞枺?lián)系作者授權!
上一篇:
冷暖自知丨那些年的地質生活(十三)
青金石手鏈
自從我開始寫“地質生活”系列,仿佛開了掛,全程有貴人相助。遇到了很多專業(yè)前輩指點迷津,還遇到了好幾個平臺爭相轉發(fā),說是女生學地質的少,寫地質生活的就更少了。殊不知,這其中苦楚,也只有學過地質的人,才能深有體會。還有一些人在后臺詢問我關于地質專業(yè)就業(yè)的問題,其實我想說,任何一個專業(yè)都可能好就業(yè),也可能失業(yè),時局在變,社會需求在不斷調整。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如果按照走勢和概率判斷,這就跟炒股一樣,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準確無誤、一夜暴富。
其實,我在新疆實習那三個月,原本考慮考研的專業(yè)是“寶玉石鑒定”,而且在9月份回歸學校后看著大家都早已在政治考研班復習地如火如荼時,我還在抱著從圖書館借來的一本厚厚的“英國皇家珠寶鑒定”看得津津有味,而且當初去借書,圖書館阿姨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把書丟了,一本300呢,關鍵是你沒地方買”。那時候丟一本書以三倍價格賠償,那時候只有卓越亞馬遜。
螢石礦
后來,地質隊的一位錫伯族師傅說他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一位同學在任教,幫我咨詢了一下寶玉石鑒定專業(yè)的考研事宜。記得那位老師很干脆,電話里直接說,“你要是準備做生意,那憑你本科那點知識加上生活中經(jīng)常多看一些寶玉石,就可以搞定;你要是準備搞科研,那起碼也得讀到博士。”聽到“博士”二字,我果斷放棄了。雖然那時候不流行“滅絕師太”這個詞,但是女生讀博的真的不多。
所以后來,寶玉石鑒定就成了我的一小塊“心病”,雖然沒有選這個專業(yè)去研讀,但是平時看到好東西,還是忍不住想仔細的看看、摸摸。記得碩士期間有一個男同學脖子上戴著個和田玉的吊墜,是個觀音。我恨不得拿在手上一個禮拜不撒手,可惜人家只讓我看了一眼,就把吊墜藏回T恤里了。掛繩之長意思就是深怕別人要摸他的吊墜。其實觀音和佛戴在身上,確實是有講究的,不能讓別人隨便亂摸。
野外看到的石英脈
這不是迷信,只是一種多年傳承下來的默認規(guī)則。就像《精絕古城》里胡八一每次在打開棺蓋前做的一件事,點蠟燭。所謂“人點燭,鬼吹燈”,盜墓時,看蠟燭不滅,才能拿走棺材內的寶物,如果滅了,就得趕緊放回去;如果燭火已經(jīng)變綠,那可不得了,尸體已經(jīng)開始“反秧”了。其實好多規(guī)律,人類還是無法用科學知識來解釋的,但是干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規(guī)矩,破了規(guī)矩的人,勢必會受到懲罰。
記得本科時上寶玉石鑒定課,講課的是一位美女老師。老師每次帶我們上實驗課,都用真品給大家看,只是真品都太小,要用鑷子捏著看,還容易掉在地上。于是好多次下課,我們全班人都不出去,都在干嘛呢,趴地上找樣品呢。如果丟了,后面的學弟學妹們就沒樣品可看了,除非老師再補充新的。青金石、芙蓉石、水晶、鉆石、石英、紅寶石、藍寶石、螢石……五顏六色的樣品,不像礦片那么單調費眼睛,要在顯微鏡下看,這些寶石,尤其對于女人來說,看起來真的是一種誘惑和幸福。
粉水晶手鏈,偶爾可見芙蓉玉。
要說戴玉的好處,好多人都知道,“三年之前人養(yǎng)玉,三年之后玉養(yǎng)人”。這中間,不是不可以摘下來,摘下來做什么呢?人體的油脂分泌,可以滋潤帶在身上的玉器。所以我們老師講過,玉鐲玉戒指之類的,要定期摘下來,在菜籽油花生油之類的素油里浸泡一夜,然后第二天取出擦干凈后再帶上,可以起到潤滑玉器的作用。
還有人說粉水晶招桃花,這個可能是真的。但是不那么絕對,但是如果粉水晶散落或者斷裂,可能還真不是好兆頭。曾經(jīng)我的一位女同學,有天和朋友去打籃球,忘了摘粉水晶的手鏈,結果那天手鏈斷了,珠子撒了一地。不久后,男朋友就和她分手了。盡管她當天回去已經(jīng)把撿起的粉水晶珠子重新穿好,還是無濟于事。
也許,有些東西是機緣巧合,但有些東西,真的就那么巧嗎?
玉鐲
買玉,也是一種緣分。
我們大學老師,曾經(jīng)給我們講過一個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故事。她每年都得去一次新疆,去淘寶。有一年到了和田,遇上一個商販的攤子,攤子上有一塊成色特別好的玉,出價一萬,后來她跟高價,給降到了8000,攤主怎么都不肯降,天色接近黃昏,攤主還是沒有松口,于是老師便悻悻而歸;厝ズ,一晚上輾轉反側,后悔沒有“拿下”。于是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她就穿好衣服直奔那個攤主的位置,結果,攤主一天沒來。第三天,也沒有再出現(xiàn)。就這樣,老師說她錯過了一塊上好的玉石,可能也是緣分未到。說心里話,那是她那么多年學習專業(yè)以來,看過的成色最好的一塊玉,只是為了砍價,沒有在攤主面前過多表露而已。
后來,還有一位老師告訴我們,如果你想到玉器店買到好東西,懂行的人一般都會跟老板說,“給我拿好的出來”,因為大多數(shù)上好的東西,不會擺在柜臺里,而是在別處藏著。只有懂的人,老板才看得上和你“討價還價”。
翡翠玉鐲
翡翠(jadeite), 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 。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 。翡翠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鈉質(鈉鉻輝石)、鈉鈣質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 在古代翡翠是一種生活在南方的鳥,毛色十分美麗,通常有藍、綠、紅、棕等顏色。一般這種鳥雄性的為紅色,謂之"翡",雌性的為綠色,謂之"翠"。
寸開泰撰寫的《騰越鄉(xiāng)土志》記載: "騰為萃數(shù),玉工滿千,制為器皿,發(fā)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發(fā)往粵東、上海、閩、浙、京都。
至清末民初,僅騰沖城內即有翡翠作坊百余家,玉雕工匠三千余人,所琢"器皿發(fā)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發(fā)往粵東、上海、閩、浙、京都《寸開泰《騰越鄉(xiāng)土志》[1]產翡翠的緬甸勐拱、密支那一帶,距我國云南邊境只有 150 公里。在明朝萬歷年間,此地曾屬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管轄。由于歷史的原因,被稱為"東方瑰寶"的翡翠經(jīng)云南騰沖、瑞麗等邊城輸入我國,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
記得有一年暑假回家,我和老爸逛金店,那么一個小鎮(zhèn)上,自然也不會常見什么寶貝?善谀翘,來了一位蒙古族牧民大娘,戴著一個碩大的紅寶石戒指,到金店店主那里尋求鑒定。可惜店主只是個生意人,不懂寶石。老爸跟大娘說,“我女兒學這個專業(yè)的,可以讓她看看”。其實我當時心生慚愧,我才學了一個學期的寶玉石鑒定課程,未必能給人家鑒定準確。但是大娘特別激動地拿給我,眼里充滿了期望,我只好硬著頭皮給看了一下。那塊紅寶石接近暗紅,嵌在銀戒上,愈發(fā)顯得透亮,還帶一點點潤澤。想必是大娘也帶了好幾年了。我問她怎么想起來鑒定,她說前幾天,一位到她家路過做客的遠房親戚,說要花3000塊錢買她那枚戒指。她突然覺得可能不止值3000元,就想著到鎮(zhèn)上來鑒定。后來我告訴她,呼和浩特有專門鑒定的機構,在這些小地方,可能沒法給她一個準確的定價,再說也沒有典當行,無法估量紅寶石的來源地和價值。后來她連連道了感謝,趕緊啟程去呼市了。
不知道大娘的戒指估價多少,但是我當時在心里給它估了個價,應該在6000左右。那一年,是2006年夏天。
紅寶石是指顏色呈紅色的剛玉,它是剛玉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紅色來自鉻(Cr),主要為Cr2O3,含量一般0.1~3%,最高者達4%。自然沒有鉻的寶石是藍寶石。天然紅寶石大多來自亞洲(緬甸、泰國、斯里蘭卡、中國新疆、中國云南等),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亞),以及美洲(美國的蒙大拿州和南卡羅萊那州)。天然紅寶石非常稀少,因此很珍貴,但是合成紅寶石并非太難,所以工業(yè)用紅寶石都是合成的,1999年,中國山東省昌樂縣發(fā)現(xiàn)一顆紅、藍寶石連生體,重量67.5克拉,被稱為"鴛鴦寶石",稱得上是世界罕見的奇跡。2012年在新疆和田地區(qū)墨玉縣卡拉喀什河河床中發(fā)現(xiàn)數(shù)枚紅寶石礦最大的有32.7克拉。
紅寶石是一種天然的寶石,自然顏色形態(tài)各異,不同的紅寶石顏色、顆粒、凈度每差一個級別,市場價格就差別很大。因此要收藏紅寶石就必須了解什么樣的紅寶石才是好的紅寶石。
紅寶石的分級評價目前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主要是依據(jù)1T和4C:即透明度、顏色、凈度、切工、克拉重量來衡量、評價。
1.透明度。指寶石允許可見光透過的程度。在紅寶石的肉眼鑒定中,一般將透明度分為透明、亞透明、半透明、亞半透明、不透明5個級別。達到透明級的紅寶石最具美感,價格自然也最為昂貴。以此類推,亞透明次之,亞半透明再次之。同翡翠“水高一分,價高十倍”一樣,透明度極佳的紅寶石,價格是相當高的,往往高一級別會比低一級別高出數(shù)倍價格。
2.顏色。這里具體指寶石所呈現(xiàn)的色彩。紅寶石的紅色要求發(fā)色要純正,不能有邪色,或含有其他色調,色澤要求飽滿。其中以“鴿血紅”最具收藏價值,這是一種幾乎可稱為深紅色的鮮艷強烈的色彩,能夠把紅寶石的美表露無遺。它的紅色除了純正外,飽和度也很高,給人以“燃燒火焰”的感覺。但鴿血紅寶石產量極為稀少。鴿血紅之下,艷紅色紅寶石最佳,玫瑰紅、粉紅色次之。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于光源會對紅寶石的顏色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對紅寶石顏色的觀察方法是有明確要求的。
3.凈度。紅寶石是一種雜質相對較多的寶石,大多數(shù)紅寶石均有裂縫、瑕疵、綹裂等。但也正是因為雜質多的緣故,純凈度高的紅寶石才顯得更為珍貴。紅寶石的內含物并不一定絕對影響著它的品質與價格,主要還是要看這些瑕疵處于寶石內的位置及其是否影響了寶石的眼觀效果。相反,內含物還可以看作是一顆紅寶石天然形成的特征。
4.切工。紅寶石的切工相當重要,只有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的切割才能將紅寶石這位“寶石之王”最耀眼、最迷人的光芒呈現(xiàn)給世人。紅寶石標準的切割方式與鉆石不同,加工者不會為達到最大燦爛光芒而按幾何設計切割,而是會強調還原紅寶石本身之美。對于顏色較濃的紅寶石,最佳切割會比平均水準淺一些,以便更多光線透過寶石;而對顏色較淺的,較深的切割有利于反映顏色。切割良好的紅寶石在整個表面上均勻反射光線,光線間相互作用,熱烈豐富,又富含動感。中國古代對寶石認識不足,有很多因為不懂切割加工而造成天物暴殄的憾事,今天已經(jīng)不存在了。
5.克拉重量。同鉆石一樣,紅寶石在同等品質下,重量越大價格越高,尤其是1克拉以上的優(yōu)質紅寶石。3克拉以上屬非常稀見之品,5克拉以上就更不用說了。造成大克拉紅寶石稀少的原因,是因為百萬年前,在地心深處紅寶石的形成過程中,Cr賦予了它鮮艷的紅色,但于此同時,也是Cr元素造成了紅寶石晶體上的細紋和裂縫。因此,極少量的紅寶石晶體能在那樣的條件下生長到足夠的大小并結晶形成。
其實好多寶玉石的鑒定方法,現(xiàn)在網(wǎng)上也能搜到,但是真正要看色澤、解理、通透性等指標,需要“火眼晶晶”,這個跟醫(yī)生這個行業(yè)差不多,見得多,積累得也就多了。中醫(yī)講究“望聞問切”,珠寶鑒定師講究“多看、多摸、多甄別”。
說實話,好東西誰都喜歡。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不要往家搶,比如玉觀音、金佛等,如果是供奉過的東西,未免積累了很多人的許愿和怨氣等。假的便宜的玉石,也最好不要往身上戴,畢竟現(xiàn)在人工飾品也很多,特別是玉鐲和水晶,可以仿制,可以人工注色,如果注入的是有毒液體,那就得不償失了,有可能花了幾百塊錢,把疾病戴在了身上,還不如不戴。
說了這么多,只是完成一下絮絮叨叨曾經(jīng)向往過“寶玉石鑒定”這個專業(yè)的遺憾和喜歡,也順便能告訴看文字的你們,“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句話,在寶玉石界,是成立的。至于人情,有“假戲真做”、“弄假成真”之說,另當別論。
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