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脫貧攻堅的“安徽地礦模式”——安徽省地礦局對口幫扶宿松縣三沖村工作側記
安徽省地礦局自2014年對口幫扶宿松縣二郎鎮(zhèn)三沖村以來,該局黨委緊緊圍繞“精準施策、精準脫貧”的工作思路,堅持“立足幫扶、精準脫貧”的工作主線,認真落實中央、安徽省委關于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加強調查研究,梳理致貧原因,深研脫貧方案,不斷創(chuàng)新幫扶工作理念,強化幫扶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幫扶工作思路,找準工作結合點,讓“輸血扶貧”變“造血扶貧”,走出了一條切合實際、成效明顯的扶貧新路徑,形成了具有安徽地礦特色的幫扶工作模式。2018年,三沖村順利實現“戶脫貧、村出列”工作目標,2019年實現貧困戶清零,村集體經濟收入也由2017年前的幾乎為零到2019年的23.5萬元。
因戶施策 體現“精準”幫扶
宿松縣二郎鎮(zhèn)三沖村位于宿松縣西北部,與湖北省黃梅縣接壤,總面積11.2平方公里,轄43個村民組,總人口539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03戶、貧困人口1212人,貧困發(fā)生率22.4%。
精準脫貧,貴在“精”字。致貧原因不同,幫扶措施各異。如何做到“精準”二字,首先必須精準識別貧困戶致貧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戶施策。多年來,安徽地礦局黨委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每年都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與此同時,局領導每年均分別帶隊深入到三沖村,有針對性地召開專題調研座談會,聽取駐村工作隊有關工作情況匯報,研究制訂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同時,局機關黨員干部每年均不少于兩次到各自幫扶戶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與結對的111戶貧困戶進行面對面地交流,詳細了解家庭情況,分析致貧原因,提出具體的幫扶舉措。如,貧困戶吳煥中,其兩個女兒上學,愛人身體不好,但他有一手木工絕活,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他辦理小額信貸3萬元,支持他在家從事樓梯扶手的加工,現在他家每年純收入達到4萬元,不僅擺脫了貧困,日子過得越來越寬裕。
要在短期內實現脫貧就要從一戶一策變?yōu)橐粦舳嗖,多管齊下,多頭發(fā)展產業(yè),保證覆蓋到每一個貧困戶。扶貧工作隊與村兩委發(fā)動在三沖村興辦各類產業(yè)的黨員企業(yè)家吸收貧困戶就業(yè),3家企業(yè)吸收了40多位貧困戶就業(yè)。此外,還積極推薦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人員到安徽省地礦局下屬單位就業(yè),扶貧工作隊推薦了3位貧困戶人員到該局下屬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就業(yè),年務工收入達4萬元。今年疫情期間,駐村工作隊及時幫助扶貧車間做好復工復產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按期復工,并安置貧困戶39人就業(yè);同時還通過點對點的直通方式,將120多位貧困戶及時推薦到浙江、福建、上海、廣東等地務工。
針對三沖村一些家庭因突發(fā)事件造成的臨時困難,安徽地礦局在三沖村建立了“臨時困難群眾救助基金”,這也是宿松縣幫扶單位建立的惟一的救助基金,安徽省地礦局機關黨委黨員干部開展募捐,每年募集4萬元救助資金,自2018年以來對102戶家庭實施了臨時救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科技對接 彰顯“特色”幫扶
安徽省地礦局發(fā)揮地礦行業(yè)優(yōu)勢,在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上一顯身手,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作了很多有益探索。
三沖村種植的蘿卜、生姜、山芋、花生不僅樣子好,而且味道更好,遠近聞名。為了解土壤微量元素賦存情況,2016年至2018年,安徽省地礦局先后三次組織技術人員,對三沖村的油茶種植基地及蘿卜種植基地開展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工作,查明了重點種植區(qū)的土地質量情況,為三沖村農作物種植及村集體經濟作物種植規(guī)劃提供地質支撐。2017年,安徽省地礦局安排局屬單位安徽省勘查技術院無人機團隊開展了三沖村無人機航拍工作,建立了三維模型效果圖,為三沖村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及地災防治等提供基礎信息。
三沖村地貌特點是山多地少,老百姓建房多為切坡建房,存在滑坡、塌方和掉塊等地質災害隱患。安徽省地礦局根據三沖村地質災害分布及發(fā)生特點,組織技術人員對村民切坡建房點等地質災害隱患進行認真調查,查明該村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情況,并向縣自然資源局提出防范措施;每當極端天氣來臨,駐村工作隊都要深入到重點戶家中進行調查,并提示村兩委做好轉移安置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了徹底消除地質災害安全隱患,2020年10月初,駐村工作隊邀請安徽省地礦局局屬單位到一威脅4戶居民的滑坡點開展調查,編寫該隱患點的治理方案并報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審批實施,徹底消除該地質災害隱患點。
教育資助 打造“品牌”幫扶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不讓貧困學子輸在起跑線上,確保每一個貧困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安徽省地礦局在教育扶貧工作中堅持的思路。
2014年以來,該局實施的金秋助學計劃,堅持每年給三沖村家庭貧困的在讀高中、大中專學生提供4萬元的助學資金,累計自籌資金25余萬元,已有340名(次)貧困學子得到資助;對2名失學女童持續(xù)實施“春蕾行動”;與三沖村小學共建圖書室,動員社會愛心人士向三沖小學捐贈圖書;結對幫扶三沖村小學貧困生10人,幫助5位貧困生實現“微心愿”。2019年駐村工作隊組織三沖小學12名品學兼優(yōu)貧困生到合肥開展科普二日游活動;今年11月中旬,該局組織科普志愿者團隊到三沖小學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讓身處大山的孩子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不僅讓三沖村的貧困學子感到溫暖,更增加了他們學習的動力。2020年9月初,“春蕾行動”資助對象、被合肥師范學院錄取的三沖村貧困生吳敏,將一面繡有“捐資助學、大愛無疆”的錦旗送到安徽省地礦局駐村工作隊,以表達她對安徽省地礦局的感激。安徽省地礦局的教育幫扶模式已經在安徽省直幫扶單位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
扶志扶智 突出“思想”幫扶
安徽省地礦局堅持將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將“孝善文化”根植于脫貧工作過程中。駐村工作隊在走訪過程中,不斷挖掘身邊的好人好事,向宿松縣和安慶市文明委申報“好人”評選,以精神文明建設引領脫貧攻堅工作。目前三沖村已評選出3位“宿松好人”和3位“安慶好人”;2020年8月,駐村工作隊還組織開展了三沖村首屆“文明家庭”評比活動,共評選出12個文明家庭。同時駐村工作隊還通過入戶走訪、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扶貧夜校、宣傳櫥窗等,大力宣傳典型。通過開展推薦和宣傳身邊好人的活動,倡導文明新風尚,努力營造崇尚先進人物、學習道德模范的氛圍,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柱。
過去匱乏的業(yè)余文化生活,讓不少村民以打牌賭博的方式來消磨時光。安徽省地礦局在幫扶過程中,積極探索公益扶貧長效機制,拿出3萬元專項幫扶資金和1000余冊圖書建成了三沖村“農家書屋”。扶貧工作隊還通過開展讀書比賽、廣場舞等各類有益的文娛活動,把村民的業(yè)余生活引導到健康文明的軌道上來,并引導貧困戶從“要我脫貧”轉變?yōu)?ldquo;我要脫貧”。現在三沖村的路通了、燈亮了、環(huán)境美化了,廣大村民親身感受到鄉(xiāng)村變化,分享脫貧攻堅成果。
產業(yè)幫扶 銜接鄉(xiāng)村振興
三沖村資源稟賦較差,產業(yè)發(fā)展基礎薄弱,2014年以前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堅持造血扶貧,用好用活村里的優(yōu)質資源,培育扶貧產業(y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貧困戶脫貧、老百姓真正受益,這是安徽省地礦局堅定不移的脫貧思路。
該局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先后投入140萬元的產業(yè)幫扶資金,幫助三沖村先后建立起油茶、蘿卜、白茶和水蜜桃四個村集體產業(yè),這四個產業(yè)將成為三沖村經濟集體的四駕馬車,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沖村已經順利實現“戶脫貧、村出列”的目標,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如何鞏固已經取得的脫貧攻堅成果,如何探索村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如何推進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安徽省地礦局黨委書記、局長朱學文表示,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省委有關工作部署,按照“四個不摘”的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幫扶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推進產業(yè)發(fā)展,打造美麗鄉(xiāng)村,共同構建“美麗、宜居、富裕、和諧”的三沖村。
文章來源于:中國礦業(y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