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中國日報網,原文鏈接:花小錢辦大事!中鐵資源MKM礦業(yè)剛果金“小而美”項目深受歡迎
中國日報網10月12日電(記者 EDITH MUTETHYA)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9年來,非洲國家踴躍參與,中非共建的多項大型基建項目已經開始造福非洲大陸。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企援建的“小而美”項目也深受非洲專家歡迎。他們表示,這些惠民項目將推動長期被忽視的非洲偏遠地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
隨著中國開始以建設-經營-轉讓和建設-擁有-經營-轉讓等模式為中心,促進中非公私伙伴關系的利益,小型基建項目越來越受關注。通過這種形式,可以為非洲提供更多的基礎設施。
2021年10月14日,盧旺達的一個村莊,村民們使用中國援建的機井取水。圖片來源:新華網
近年來,中國企業(yè)在非洲大陸投資了更多直接造福非洲地區(qū)村落的“小而美”項目。
前不久,中國中鐵資源集團在剛果(金)盧阿拉巴省基桑福村建造的第八口飲用水井竣工。這些水井為3000人提供了清潔飲用水。過去,他們要步行超過15公里到河邊取水。
此外,中鐵資源集團還將建造更多小學、健康中心、體育設施和其他項目,助力這些非洲村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國金誠信礦業(y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贊比亞和剛果(金)雇用了4500多名當地人。過去22年來,該公司一直參與援助非洲村落的項目,向當地學校捐款,疫情期間捐贈防疫物資,并援助修路。
專家表示,為擴充公共資源,彌補資金缺口,非洲各國需要吸引民間融資。與大型項目不同,小型項目風險較小,更易于融資和管理。
肯尼亞咨詢顧問吉塔希•恩古尼表示,將小型項目作為優(yōu)先項目將加快非洲工業(yè)化的步伐。
他說:“非洲在擴大生產上面臨著缺乏資金和技術的雙重難題。‘小而美’的概念為非洲偏遠地區(qū)發(fā)展提供資金和必要的專業(yè)技術,解決了上述問題。”
恩古尼說,大多數非洲國家經濟主要依靠農業(yè),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來實現生產現代化。“在這些地區(qū),小型基礎設施項目,如小型水電站、小型太陽能發(fā)電廠或小型灌溉水壩,有助于提高小型社區(qū)的產能,從而改善民眾生活質量。”
此外,中企在非洲農村地區(qū)建設基礎設施將幫助當地民眾享受城市居民已經習以為常的服務設施。
西拉斯•托托萊拉曾在中國留學獲得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碩士學位,現在研究的領域是中非合作。
托托萊拉表示,非洲農村地區(qū)公路和鐵路的發(fā)展可以為原材料運輸提供便利,加工原材料的工廠大多位于城市中心。
他稱,改善交通網絡還將釋放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等偏遠地區(qū)的經濟潛力,促進貿易和貨物人員流動,還能為更多人提供電力、通信和水資源。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