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地下河石,出自廣西百色市和河池市一帶地下溶洞的河水中。該石原巖質地為石灰?guī)r、硅質巖、石英質等;摩氏硬度大部分在3.5~5左右,少數(shù)達到6;石形變化多端,或凹凸扭曲、或通透玲瓏、或圓潤礅實,似景、象形,生動傳神;石上有形態(tài)各異、深淺不一的圓形渦坑或柔美線條,石膚溫潤細膩,柔順光滑,水洗度極佳,硅化程度較高者具玉質感;石色豐富多彩,有黑、褐、灰、白、黃、紅、粉、青等,或獨呈一色,或復色交融。部分石表有塊狀、線條、草花等色紋,還有如鐵、錳物質沉積形成的凸狀紋理,構成縱橫交錯的圖案,色差明顯,或抽象、或具象,有很強的韻律感和畫意感。
桂西北地區(qū)廣泛分布著眾多的地下溶洞和交匯貫通的地下河水系,部分地下河季節(jié)流量差異明顯,水流湍急,落差大。河中石頭經億萬年的水沖沙雕和浸染著色,形成千奇百怪的造型和豐富多彩的圖案紋理,品類豐富,結構特殊,地域特色鮮明。由于地處偏僻,地形艱險,采集難度較大。形、質佳者多出自水流急、落差大、含沙量豐富的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