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寶市場上,石英質玉石是十分常見的玉石品種,它們的大家族也有很多的種類。你都能分得清嗎?
不同的產地,石英巖質玉石的質地、顏色往往有不同的特點。常見的主要分為下列幾個品種:
▲黃龍玉:產在龍陵的石英質玉石,以黃色為主,故而得名。但在 2011 年的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黃龍玉即為黃玉髓,不具有產地意義。
▲南紅瑪瑙:最初泛指產于中國西南的一種紅瑪瑙。目前南紅瑪瑙原料根據產地主要分為三種:甘南紅、滇南紅、川南紅。
▲密玉:又稱 " 河南玉 ",以產于河南省新密市而得名,為廣義的東陵石之一。為一種比較致密的石英巖。
▲阿拉善玉:原指產自中國內蒙阿拉善地區(qū)的瑪瑙,現(xiàn)擴大為瑪瑙、玉髓、碧石的統(tǒng)稱。
▲通天玉:粒狀結構的石英質玉石,可達隱晶質,產于通天山而得名。
▲臺山玉:產于廣東省臺山市那琴村的隱晶質石英質玉。
▲東陵石:也稱印度玉,一種具有砂金效應的石英巖,可為綠色、藍色、紫色。
▲京白玉:因 60 年代發(fā)現(xiàn)于北京西山地區(qū)而得名,是一種較純的石英巖,一般為純白色。
▲澳玉:綠玉髓。
▲貴翠:產于貴州省睛隆縣,故名貴翠,也稱“貴州玉”、“晴隆玉”,一種含藍綠色高嶺石的細粒石英巖。
▲臺灣藍寶:藍玉髓。
▲雨花石:廣義的雨花石是指各種卵狀礫石,包括瑪瑙、玉髓、石英巖等。狹義的雨花石指產于南京雨花臺礫石層中的瑪瑙。
▲金絲玉:產于古絲綢之路的石英質玉石,為金黃色,內部帶蘿卜紋而得名“金絲玉”。也稱“額河彩玉”、“克拉瑪依玉”、“準噶爾玉”、“樓蘭玉”和 “新疆金絲玉”。
玉石市場良莠不齊,造假手段更是比比皆是,有以次充好的,有以假亂真的,無論是哪一種,欺騙了消費者都是令人氣憤的。偏偏又有一種“玉”,竟然能冒充好多種名玉,一不小心還真容易中招。這種“玉”,它就是石英巖。
石英巖玉是由粒狀石英集合體組成的致密塊體,石英含量在90%以上。除主要成分為石英外,還常含有鉻云母、絹云母、鋰云母、赤鐵礦、藍閃石等礦物。質純時,石英巖為白色,硬度為7,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約1.54,玻璃光澤。地致密細膩,顏色美觀,硬變較高,高度、光澤佳,拋光性能好,并有一定的透明度,頗受愛玉人士歡迎,加之產地豐富,因而市場上較常見。
石英巖的顏色很豐富,白色、綠色、灰色、黃色、褐色、藍色、紫色、紅色都有。還有就是因為石英巖成本很低,開采容易,分布廣泛,所以造假的利潤就非常高。黑心商家自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
▲石英巖冒充南紅
石英巖的假冒南紅一般的都會假冒南紅珠串,因為珠子小小的,不太容易被發(fā)現(xiàn),十分有迷惑性!
▲石英巖冒充翡翠
翡翠是玉石界“被造假”造得最狠的一種。石英巖當然也參與其中。一般將無色的石英巖通過人為方式把染料注入石英巖內部,染色后的石英巖逼真自然,很難被察覺。這類染色石英巖也被稱為是馬來玉,這類的染色石英巖質地細膩,透明度很高,顏色也比較鮮艷,經常會被用來充當高端翡翠。
染成綠色的石英巖有一個新名字:馬來玉,然而它和馬來西亞沒有半毛錢關系。它實際上是石英巖融化后加入著色劑形成的“假冒翡翠”。這種“馬來玉”經過處理之后,乍一看質地清透,顏色也不差,經常會被用來充當高端翡翠。所以外行人很容易上當。
▲石英巖冒充和田白玉
在市場中,和田白玉的仿冒品有很多,但是石英巖確實最普遍的一種。石英巖本身就有白色的,在一些特征上與和田白玉很相似,而且產量豐富,所以商家只需要簡單做個手腳,不值錢的石英巖就搖身一變變成國人喜愛的和田白玉了。
▲石英巖冒充青金石
青金石手串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一類手串,雖然青金石并不是一種非常昂貴的玉石,但是仍然有人用石英巖偽造青金石。常見的青金石造假主要是染色和注膠,用來提高青金石的亮度和顏色,讓青金石看上去更加的晶瑩有光澤。石英巖染色仿青金石顏色偏深,結構為粒狀結構,顏色順裂隙而入,不明真假的時候往往更能吸引消費者。
石友們,你都遇到過什么樣的石英巖玉,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